
由陈梦韶、陈元胜合著的珍贵文化遗产《绛洞花主》,日前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了《绛洞花主》全剧十四幕,以及陈元胜教授多年来研究鲁迅与《红楼梦》的系列成果,在鲁迅研究和红学研究方面均有宝贵的价值。陈元胜教授在我院中文系任教,现连任省文联第五届鲁迅研究学会理事。
相关链接:
专家学者呼吁出版《绛洞花主》话剧本
刘仙鹏
新华社福州9月28日电 在纪念鲁迅诞辰120周年之际,有关专家、学者呼吁社会各界关注鲁迅文化遗产的发掘工作,尽快拨款或筹款出版、发行鲁迅《绛洞花主·小引》的《绛洞花主》一书。
凡涉及鲁迅论古典名著《红楼梦》,人们必然引用他的《绛洞花主·小引》一文。《绛洞花主》是厦门大学陈梦韶先生根据《红楼梦》改编的话剧本,是鲁迅撰写《绛洞花主·小引》、评论《红楼梦》的依据,但《绛洞花主》话剧本迄今鲜为人知,不为世人所见。
1926年10月间,当时仍是厦门大学教育系的四年级学生陈梦韶,根据《红楼梦》编写了《绛洞花主》话剧本,全剧14幕,外有“序幕”,共12万字,送给当时应聘在厦门大学任教的鲁迅看。鲁迅于1927年1月14日在厦门写下《绛洞花主·小引》,后收入《鲁迅全集·集外集拾遗》。
1928年冬,《绛洞花主》剧本由上海北新书局印出后未及发行,书及制版均遭焚毁。后来,曾在厦门日报副刊上连载,又因战事,报社只连载了八幕,就停刊了。由编剧陈梦韶先生当年剪贴的铅印稿本,是保存的“孤本”,共117页。“文革”以后,陈梦韶先生依据残存的“孤本”整理出前八幕,又根据存留的幕目,回忆的剧情线索,整理审定出后六幕,以使鲁迅眼下的《绛洞花主》得以完整,鲁迅论述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小引》,由此才有了确凿的史料依据。
20世纪80年代初,新版《绛洞花主》书稿编讫审定,未能见到新书印行,陈梦韶先生便于1984年2月10日在厦门逝世了。此后,陈梦韶先生编定的这套新版《绛洞花主》话剧书稿,一直保存在现供职于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中文系的陈梦韶先生之子陈元胜教授处。陈元胜教授于90年代还对新版《绛洞花主》书稿进行了校讫,等待新书问世。
《绛洞花主》作为文化遗产,在鲁迅研究和红学研究方面均有宝贵的价值。红学观是鲁迅文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绛洞花主·小引》实乃研究鲁迅红学观的珍贵史料。鲁迅当年看过《绛洞花主》后,在所撰的《小引》中,评价《红楼梦》“百余回的一部大书,一览可尽,而神情依然具在”。鲁迅眼下《红楼梦》的神情是什么呢?剧本《绛洞花主》原著是鲁迅撰写《小引》、评论《红楼梦》的依据。谜底就在《绛洞花主》话剧本中。《绛洞花主·小引》告诉读者、学者们一个重要信息:看了〈绛洞花主〉全剧,则可览尽《红楼梦》的神情。由此观之,深入研究、探索《红楼梦》的情节结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等大有益处。
为了这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不至于湮没,海内外专家学者希望《绛洞花主》话剧本重新问世。中国现代文学馆的专家、学者渴求看到〈绛洞花主〉话剧本;1983年春,日本池上正治先生曾赴厦门采访过陈梦韶先生,10年后仍然关注着出书的事。厦门大学中文系的许多专家、教授衷心希望《绛洞花主》这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能早日与世人见面。(新华社 2001年9月2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