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我院学生政工干部队伍的政治理论素质和业务水平,促进政工干部朝着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方向发展,进一步深化对加强人文教育的认识,推动我院文化素质教育,应学院邀请,3月15日,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文辅相教授、贾永堂博士来院主讲“德育论坛”第二讲。学院学生系统全体政工干部和部分“两课”等教师听取了专家们对当前高等学校的人文教育问题的思考。
文辅相教授以其深厚的理论功底与丰富的高校工作经验,运用生动的语言,首先分析了当前高等学校加强人文教育的原因。他认为有三个原因。一是对人的精神失落的关注。人对物质的过度追求,导致了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发展的不同步,从而引发人的精神失落;二是人文世界面临的危机。如人际关系的冷漠、恐怖暴力事件的增长、两极分化的日益加重、教育人文性的消减等,也是高校必须加强人文教育的主要因素;三是教育的人文性本质的消解。高等教育中存在的过弱的文化陶冶、过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过强的共性制约,要求我们必须加强人文教育。总之,加强人文教育是人的内在、和谐、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期盼,是教育本质应有的体现。
其次,文教授还精辟地分析了人文教育的本质和内涵,他认为:人文教育是旨在促进人性境界的提升、理想人格的塑造、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核心是通过广博文化知识的滋养,高雅文化氛围的陶冶,优秀文化传统的影响和深刻人生实践的体验来涵养人文精神。它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的化成,更强调自我体悟和心灵觉解。归根结底,人文教育是重视人性的教育,在根本上体现教育的本质和意义。他强调人文教育应知行合一,认为人文教育如果不身体力行,就不会有力量,不会有效果。
最后,文教授还就高校怎样加强人文教育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当前高校加强人文教育,一是要站在历史的高度,整合大学教育的理念;二是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观,处理好继承与发展、本土与外来的关系,把文化经典的阅读放在重要位置;三是要以大教育观的视野,充分利用各种人文教育资源来构建人文环境;四是教育者必须率先垂范,推动全社会人文精神的提升,带动全社会人文精神的养成。
贾永堂博士也就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作了发言。讲座完毕后,与会人员还就相关问题与专家进行了交流与对话。
党委副书记罗海鸥主持了本次论坛。
|